吳宜燁是廈門湖濱中學初一學生,也是陳嘉庚紀念館“誠毅少年志愿者,已在陳嘉庚紀念館的展館里志愿服務了三年。前不久由廈門市教育系統關工委選送,吳宜燁參加了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華魂”主題讀書活動,斬獲中學組一等獎第一名并摘得“演講金星”稱號。
2023年暑期,小學五年級的吳宜燁帶著對歷史,對嘉庚精神的好奇與敬仰,成為陳嘉庚紀念館“誠毅少年”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每逢周末節假日,在紀念館里,總能看到她身著紅馬甲忙碌的身影:為參觀者講解嘉庚故事,上臺分享志愿服務心得,在鏡頭前生動演繹嘉庚精神的內涵,在展覽開幕式朗誦嘉庚故事……
“第一次獨立講解時,我緊張得手心冒汗,嘉庚先生‘誠毅’校訓給了我力量。”吳宜燁曾在志愿者分享會上坦言。三年來,她累計接待觀眾超5000人次,服務時長近300小時,從最初照本宣科的“背誦者”,成長為能結合史料細節與時代思考的“講述者”。館內收藏的1940年陳嘉庚率團訪問延安時的珍貴照片,更是成為她此次演講中連接嘉庚精神與革命精神的生動注腳。
“在紀念館的經歷,讓我懂得偉大精神從來不是割裂的。”吳宜燁在獲獎感言中特別提到,陳嘉庚先生“教育為立國之本”的理念與毛澤東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指向同一個內核——以赤子之心報效祖國。這種認知的深度,正是她在一次次講解中逐漸沉淀的思想結晶。
“誠毅少年”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回憶:“宜燁總帶著筆記本默默記錄觀眾的提問,比如‘陳嘉庚為什么要堅持辦教育’‘華僑在抗戰中發揮了哪些作用’,這些思考后來都成為她演講稿里的鮮活素材。”從嘉庚故里到全國舞臺,這位少年用行動證明:紅色基因的傳承,既需要仰望星空的情懷,更需要腳踏實地的踐行。
吳宜燁的成長軌跡,是陳嘉庚紀念館“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理念的生動寫照。自2022年啟動“誠毅少年”志愿者項目以來,紀念館已培育100余名小志愿者,他們像吳宜燁一樣,在服務中汲取精神養分,帶著嘉庚精神的印記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