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嘉庚精神的時代內涵,進一步深入宣傳、弘揚嘉庚先生的家國情懷、民族大義精神,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愛國主義和傳統文化教育,增強以黨建工作推動業務工作發展,以業務工作成效檢驗黨建工作的成果,結合單位業務工作開展實際,打造“庚讀·毅行”項目,下設“悅讀·嘉庚”“走進·嘉庚”“尋跡·嘉庚”“印象·嘉庚”四個主題,以支部牽頭、科室負責、全員參與的形式,從研究、展覽、社教以及文物等方面,全方位加強對嘉庚精神的學習、宣傳,形成點面結合的宣傳局面。項目自開展以來有序推進,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打造共讀分享模式,共讀共享同進步。“悅讀·嘉庚”自2022年5月啟動儀式以來,共組織職工共讀分享活動20余次,目前已進到第2期。為了更有效地調動了職工對閱讀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情,研究中心總結經驗,集思廣益,采用共度與分享的模式,以任務提升閱讀積極性,以分享提高閱讀成就感,形成閱讀、分享、共同促進的良好循環。每周五舉辦的共讀分享會已經成為職工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大家都很享受獲取知識,分享知識的幸福感。很對人都成為了共讀會的粉絲,從一開始對閱讀的抗拒到現在熱情參與,熱愛閱讀。“悅讀·嘉庚”活動為廣大職工開啟了閱讀的大門。
二是注重青少年社教,樂游樂學促成長。“走進·嘉庚”項目以青少年教育為重點,努力探索博物館青少年教育之路,促進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面向青少年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重溫百年黨史 弘揚嘉庚精神”黨史知識有獎競答、“追紅色記憶 尋嘉庚精神”小小講解員、“弘揚嘉庚精神 喜迎黨的二十大”郵寄祝福、“歡度國慶 喜迎黨的二十大——展覽尋寶 走近嘉庚”等社教活動。近5年來開展社教活動172場,共計24280人次參與,充分發揮全國廉政教育基地、福建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基地作用。為豐富志愿者隊伍結構,陳嘉庚紀念館成立“誠毅少年志愿者服務隊”,并于2022年7月25日至8月26日開展以“學誠毅 講嘉庚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小小講解員夏令營活動,引導青少年兒童牢記誠毅校訓、弘揚嘉庚精神,開啟一段美好的志愿服務之旅,用實際行動做一名合格的嘉庚精神傳承人。
三是豐富館藏加強利用,講好紅色文物故事。“尋跡·嘉庚”以挖掘文物故事,加強紅色文物保護利用,挖掘文物內涵,講好紅色故事。加強紅色文物征集,進一步豐富館藏;挖掘文物內涵,加強紅色文物研究;探索將紅色文物與社教活動及文創工作相融合的更好方式。項目開展以來,通過走訪老專家,查閱相關資料,補充完善了“廈門大學全景圖”“集美學校全景圖”《南僑回憶錄》手稿等10件珍貴文物的背景故事;對館藏老照片展開整理研究,有效分類,科學管理,照片解讀,豐富了館藏文物的內涵;為了更好推動文物利用,為展覽部開展的文創活動提供更多文物元素、為社教部開展社教活動融入更多文物內容;開展“尋跡·嘉庚”文物宣傳海報以及文物助力防疫海報,拍攝“《南僑回憶錄》手稿的故事”、“嘉庚先生的衛生觀”等文物故事視頻,多放面推動文物宣傳。
四是舉辦優質展覽,推出更多文創精品。2021年以來,舉辦原創、引進、送出展覽9次,其中將“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陳嘉庚生平展”送到香港多所學校巡展,“同向·同心·同行——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到廈門大學漳州校區、福建華僑主題館等地展覽。舉辦2022年大學生文創比賽,本次比賽較去年規模更大,參加院校更多,包含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集美大學、嘉庚學院、誠毅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有望推出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的文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