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干部群眾參觀“同向 同心 同行——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主題展覽
經過半年多的精心籌備,6月26日,由市委統戰部主辦、陳嘉庚紀念館、集美鰲園景區(集美校委會)承辦的“同向 同心 同行——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主題展覽在陳嘉庚紀念館開幕。
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頁頁翔實的檔案資料、一幅幅生動的歷史圖片集中亮相,以中國共產黨最真誠的摯友、諍友——陳嘉庚先生為敘事視角,全面、真實、生動地呈現了其在探索救國道路上與中國共產黨人相遇、相知,攜手共圓民族復興之夢的感人歷程。本次展覽將持續至今年10月31日。
20件/套文物357張圖片 回望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步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巨輪造型的主視覺,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目光下移,地面上是兩條同向而行的實線,一條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奮斗征程,另一條代表陳嘉庚通過發展實業、興辦教育,探尋民族復興之路的曲折歷程。兩條線曲折前行、逐漸交會,昭示著一位愛國僑領與一個偉大政黨“在目標上同向、在思想上同心、在行動上同行”的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系。
由此,鋪展開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救亡圖存、民族復興道路上,同心同行的感人歷程。
本次展覽分為“要為國家民族奮斗”“中國的希望在延安”“最要緊是國家前途”三部分,通過20件/套革命文物、357張歷史圖片,將陳嘉庚先生與中國共產黨人攜手同行、風雨同舟的歷程濃縮定格。
第一部分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屈辱史與抗爭史為大背景,講述了陳嘉庚先生和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內憂外患,懷抱相同的初心,沿著各自軌跡探尋救亡圖存之路的經歷,凸顯“同向”主題。
第二部分聚焦1940年陳嘉庚先生率團回國慰勞并到訪延安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通過陳嘉庚先生在重慶、延安兩地的見聞、思考以及由此作出的政治抉擇,昭示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凸顯“同心”主題。
第三部分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后,陳嘉庚先生應邀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參政議政,與中國共產黨大道同行、共圓民族復興之夢的感人歷程,凸顯“同行”主題。
眾多文物史料首次亮相 見證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的情誼
本次展出的文物史料中,有8件/套文物、251張圖片是首次在陳嘉庚紀念館展出,成為嘉庚先生與中國共產黨情誼的重要佐證。其中,一些是陳嘉庚紀念館館藏,一些是向社會各界征集而來。
羅揚才李覺民成績單
玻璃櫥柜里,幾份泛黃的資料吸引了觀眾的注意——革命烈士羅揚才、福建早期的馬列主義傳播者李覺民,在集美學校學習期間的成績單。
據了解,1925年6月,閩西南第一個共青團支部——共青團廈門支部在集美小學三立樓成立,李覺民被選為書記。1926年2月,在廈大囊螢樓111室宿舍,羅揚才、羅秋天、李覺民三位共產黨員宣告了福建省第一個中共支部——中共廈門大學支部的誕生,羅揚才是首任書記。羅揚才也是廈門大學校友。
由此可見,陳嘉庚雖是無黨無派之人,但他創辦的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涌現出了眾多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成為黨團進步組織的“紅色搖籃”。
陳嘉庚參政議政物件
陳嘉庚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證書、參加第一屆全國人大會議使用的鉛筆、《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陳嘉庚參加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帶回來的這些物件,以及他與毛澤東、周恩來的部分往來書信,也是首次在陳嘉庚紀念館亮相。
“這些物件,都是新中國成立后,陳嘉庚回國參政議政,為祖國建設殫智竭力、鞠躬盡瘁的見證。”陳嘉庚紀念館專技人員陳輝煌說,嘉庚先生與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互通書信,探討了不少對于民生大計、經濟建設的建議,說明他與中國共產黨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陳嘉庚著文《偉大祖國的偉大建設》
一本1955年陳嘉庚考察訪問全國的記錄、一篇陳嘉庚著的文章《偉大祖國的偉大建設》,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歷史記憶——1955年,陳嘉庚考察訪問了全國多地,對各地欣欣向榮的建設景象相當滿意、倍感欣慰,于是在中國新聞社發表了一篇文章《偉大祖國的偉大建設》。
他在文章末尾寫道:“我的總觀感是,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事實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使國家富強,使人民幸福,社會主義是完全適應中國國情的。”
特邀專家加盟
多方收集史料
“今年初,市委統戰部把舉辦‘陳嘉庚與中國共產黨’主題展覽列入年度工作計劃、黨史學習教育計劃,并明確由陳嘉庚紀念館承辦。”陳嘉庚紀念館館長翁榮標說,紀念館很快組成工作專班,并特邀市委黨史方志室,以及嘉庚精神和僑史研究等方面的8名專家為學術顧問,全力以赴開展工作,至5月底完成近3萬字的大綱編寫。
為豐富展覽內容,陳嘉庚紀念館還從征集自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機構的文物、資料中精心遴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展品進行展出。
半年多的時間里,陳嘉庚紀念館先后召開13次大綱研討會和3次專家論證會,新征集到歷史圖片近百幅、珍貴舊版圖書80余種、重要史料500余份。這些珍貴文獻,也為今后更好開展嘉庚精神研究提供重要的史料支持。
【幕后】
陳嘉庚長孫
發來賀信
遙祝展覽成功
近日,聽聞本次展覽開幕在即,遠在新加坡的陳嘉庚先生長孫陳立人先生專程發來賀信。
“在救亡斗爭的道路上,先祖父與中國共產黨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中國共產黨堅定的支持者和擁護者。”陳立人在賀信中說,希望大家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大力弘揚和傳承嘉庚精神,同海內外華夏兒女一道不懈奮斗,共圓民族復興之夢。
【聲音】
原集美陳嘉庚研究會副會長陳經華:
這些第一手資料非常有價值
“本次展覽構思精巧、脈絡清晰、內容充實,很好地呈現了一位愛國僑領與一個偉大政黨惺惺相惜、親密無間的關系。”陳經華說,能從一百年來的歷史檔案、海量的史料中梳理提煉出這么一個展覽,十分不容易,這是一件很有意義、富有建設性的工作。
“這里面有不少歷史圖片,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研究嘉庚精神數十年的陳經華仔細參觀了本次展覽,稱贊道,“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
廈門外國語學校學生沈婧:
學習嘉庚先生的愛國熱忱
“本次展覽講述了嘉庚先生和共產黨相知、相識、相惜的不解情緣,讓我深深感受到陳嘉庚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沈婧說,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要學習嘉庚先生的愛國熱忱,把所學知識都運用到祖國建設發展的事業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努力。